《小学中高年级英语应用性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策略研究》
发布日期:2019-06-26 14:48:26 作者:肖塘小学

            《小学中高年级英语应用性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策略研究》

                                                   情报综述

                                                 奉贤区肖塘小学 张婉兰

 阅读在整个英语语言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总目标谈到:要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课程目标理念中也提到,要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必须要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但小学英语教学中一直以来教师最关注知识的习得而忽视了学生英语素养和语用能力的培养。比较注重为本课教而教,却忽略了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的关系,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单元整体的设计以及单课之间的联系。不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及语用能力的培养。而应用性阅读教学恰恰要求我们关注学生语言习得的过程,以语篇带动词、句来教学,凸显语意整体性,即:突出主题内容、主题与话题关系。应用性阅读教学偏重语言的应用性,即:语用能力。就是语言知识学习必须在文本整体感知和理解后再呈现。这样就相当于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整体感知中体验文本、感悟语境,最终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国外关于阅读教学的研究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Goodman认为“阅读是心理语言学的猜谜游戏,包含思想和语言的相互作用过程”在听、说、读、写、译五项外语技能中,英语阅读是人们将来在工作中用的做多的一项,也是以英语为媒介进行交流和获取信息的最主要形式。因此,阅读能力的提高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而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有效的阅读策略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基础,更是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保障。

     此外,国外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主要受到行为主义、认知科学和社会建构主义三种观点的影响。

    行为主义认为人类的每一项技能都能分解为一系列子技能。自己能累加在一起就形成了阅读能力。行为主义认为学生学习不好就是因为缺乏某种技能,教学目标就是增强这种技能,因而在课堂之上,学生必须反复操练,语音、读单词、阅读篇章,直到没有错误为止。行为主义不重视教师的作用,教师从教学的领导者变为系统的管理者。

认知科学的阅读观反映在教学中便是阅读理解策略模式,这种模式在内容上指向成功的阅读者经常使用的阅读策略,在教学方法上则促使学生认识到这些阅读策略的有效性,观察到策略的操作性以及能灵活使用这些策略。

社会建构主义则认为行为主义和认知科学忽视的社会维度带入前台,解决知识的获得是如何发生的这一问题,它强调阅读能力要与文化、情境以及真实的活动相联系,阅读能力获得和意义的建构需要社会的基础。建构主义向行为主义和认知科学挑战的核心是认知论上的转变,建构主义拒绝使用视觉的譬喻来描述阅读能力的获得。它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使学生相互作用的中介者,教学环境的设计者,教师角色就是促进学生观念的内化。

  在以上三种观点的基础上产生了许多阅读模式。Gough1972年提出了信息加工模式,也叫作数据驱动(data-driven)或基于篇章(test-based)模式,描述了阅读的过程,即从看到文字的时刻起一直到了解文字的意义为止。这个模式对单个的语言单位进行解码,并从最小的单位到最大的单位构建篇章,修正已经存在的知识以及基于篇章信息所作出的预测。Rumelhart提出的交互模式理论认为阅读是读者与篇章的对话。而心理模式却认为他们缺乏这种猜测能力,所以交互模式得到许多阅读研究者的认同。

  在这些模式的影响下,人们把研究的目光聚焦在了阅读教学的相关因素上。在教师作用上,Aebersold&Field指出在设计阅读课程时,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能力,只有很好地了解学生的语言水平,才能建立一个适合实际水平的合理的阅读任务。

从以上国外有关阅读教学的研究中看出,行为主义只是片面认为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不断让学生读、反复操练,而忽略了语言积累需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在学生亲身实践体验过程中的一种获取。没有关注学生学的过程的机械操练是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认知科学认为阅读只能体现在教师教学中的阅读理解策略,具体也没有阐释清楚是什么策略,只能认为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自己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说、读,是基于学生认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而社会建构主义认为阅读能力培养是基于文化、情境以及真实的活动相联系。它强调了社会的实践,而忽略了学生知识积累的来源不仅仅是基于社会更多的是来源于课本知识积累。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分析

1、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昝淑华指出了小学生阅读教学存在误区:1)话题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在教学中局限于学生对语言表层信息的吸收、理解和操练,忽视学生运用所学功能用语谈论某一话题的能力。2)重词句操练,轻语篇理解,影响了学生对语篇整体的感知和体验。3)重阅读结果,缺乏过程指导,对学生阅读方式采取放任态度,缺少对学生阅读过程的指导,阅读效率低下。4)重文本信息的捕捉,轻文化背景的渗透,表现为重语篇意义的获得以及处理整篇文章的能力,一味凸显语言的知识性。5)囿于文本天地,缺少外延拓展,导致学生知识面狭隘,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

  从以上存在问题中不难看出,教师在学生阅读教学中,只注重每个知识的本体,而不注重知识的联系与运用。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忽视了语言学习的应用性。

2、国内涉及语用能力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有很多涉及语用能力培养的研究,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杨荣丽研究的《动态语境下培养英语口语语用能力的理据研究》、广东建设职业技师学院刘吉林等写的《网络环境下学生语用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等研究中重点都是关注语境动态下学生交际语言互动与习得,重视语用能力培养需要一定的环境,但却忽略言语会话不仅要环境的创设,更离不开学生语言技能的发展与培养。往往教师们注重词句、语法的教学而忽略了语篇的积累与运用。因此学生们的理解能力不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也很差。

综上对国内文献所述可以看出,有的研究只关注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而忽略了培养学生语用能力。有的关注语用能力培养,忽略了语用能力培养需要语篇的积累与运用。本课题《小学中高年级英语应用性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研究,注重学生通过获取大量信息构建语言文本,以语篇、语境带动语言学习,在不断给学生增加语量的基础上赋予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有情可发、有感可说,真正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三、国内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1、注重单词、词汇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杜新秀提出适合我国教学实际的阅读教学内容体系研究,该研究从四年级开始进行系统的阅读教学,教学重点上半学期主要放在词汇上,主要解决单词的读音上。下半学期重点放在扩大词汇量上。五年级则而把重点转移在句子的教学上。这样把单词、词汇积累作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比较欠缺的。虽然语言的习得是靠词汇的积累,但脱离了语篇、语境、创景带动语用,学生的语用能力提高只能是空话。

2、“三段”式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张冠群根据自己学校高年级英语阅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段”式教学策略,即: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和巩固运用。同时阅读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猜词、预测的技巧。“三段”式教学策略偏重于感知、理解与运用,不注重学生语用能力培养。

3、渗透文化意识策略

针对以上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隋秀丽认为教师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向学生渗透文化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发展学生自觉用英语思考问题意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江苏省宜兴市实验小学孙俪老师的《核心素养观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之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它也是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渗透文化意识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忽略了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功效。

4、故事阅读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林碧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上运用故事阅读的策略,培养学生宏观的阅读能力。故事阅读策略也是注重学生阅读能力,忽略了英语是一种语言学习,最终要达到语用的目标。

5、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大同市城区第三十三小学李兆圆研究的《翻转课堂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它主要教师通过网络平台,提供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料,学生课前可以通过视频进行观看和学习,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交流的学习模式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这个策略忽略了语言习得大多来自于环境,只有学生亲身体验感知才能达到情感的升华与语用的运用。

6、文本重构教学策略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侨乐小学乐玭玭研究的《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阅读教学中文本重构的实践研究》主要通过文本重构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在研究中缺乏培养学生语用能力。

7、微课教学策略

泰州市康和小学陈小娟研究的《基于“微课”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它主要研究利用微课这一信息化手段,变革教和学的方式来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研究策略只注重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而忽视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研究的述评与展望

1从以上国内外研究资料可以看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注重语言的习得而忽视语言的应用。重视阅读能力培养而忽视语用能力的培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是工具类的基础学科,兼具知识性、工具性、实践性和人文性。英语新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师生共同探究、形成能力、体验情感、感受文化的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必须要充分分析教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在应用性阅读教学中,梳理单元教学目标,单课教学目标、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关系,主题与话题的关系等,针对一个单元整体组织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教学方法,整体安排教学时间,整体设计单元主题作业。教师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增加语量、创设语境、增强语用能力,关注文章的意思而不是单独的句子,始终把阅读内容视为整体。这样有利于突破教材的限制,实现知识的有效性;有利于整合时间资源,使有限的课时产生乘方的效益;有利于学生合理认知单元的建构,促进学生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最终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2从国内外的研究资料可以看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片段式的感知,而不是整体式感知,这对于学生来说如何驾驽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在教学中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不够关注学生对文章内容整体的感知。在教学方式上,虽然教师改变了单调的训练方式,生生、师生互动多了,更多注意关注学生学的效率,但在创设情境、教材整合方面还是比较欠缺。有时往往为了操练这一语段而操练,没有注意整体与局部关系。对于新授单词或词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率不高。如何把新授的词汇跟重点内容进行整合还不够。有时教师能抓住重点进行训练,但不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再次重组与整合,造成在课堂中学生英语会话能力及语用能力的培养不够。有的老师往往上到最后才出现本节课的重点,而前一阶段的教学内容与重点所学的内容联系不够密切;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把各环节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形成新的文本是我们有待研究的。教师设计的各教学环节不够突出其整体性,缺乏知识互相联系与灵活运用。在创设情境中让学生体验、感悟过程还不够扎实到位,阻碍了学生语用能力培养与提高。基于教材文本内容,教师需要对原有文本进行再构,结合语用功能指向,呈现本课时的语篇文本和语言形式。把教材本来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和构建,从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这种建构是基于教材、基于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的再度开发,从而形成新的教学内容。通过灵活运用教材,整合补充相关教学内容,有效整合新旧知识,合理、适度拓展新知识等方法,使新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实、具体、生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语境和语量,有效地增加学生语言运用的机会。教师的教材整合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3从研究的国内外资料看出,要想让学生会说英语更会用英语,应该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必须在整体感悟文本之后,才能语段输出,真正做到可言可语、能言能语,实实在在达到语用目的。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从易到难、从学到用、从旧到新的螺旋式上升,既学习新内容,又联系旧知识,既学习教材文本,又整合文化内涵与生活实际。对单元内容进行优化和重组,使学生在语用提高的过程中其英语核心素养也得到提升。

五、基于文献,形成新策略

1   梳理教材、形成体系。到目前为止对于在教材上的系统梳理还没有,如何形成一个系列,让教师在解读教材过程中能看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语用的推进情况。因此以本备课组为主阵地,梳理教材的单元目标与内容、课时目标与内容,单元与单元的关系,每一单元主题与话题关系,形成单元目标与内容体系。对于相同主题的单元目标与内容进行梳理,让教师明确各各学段相同主题不同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关系,为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做好充分的准备。

2、关注目标、整合内容。目标与内容的设计要基于课程标准和教材。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要明确学段的总体目标,学年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整体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并落实到每个分课时的教学目标。即:学段目标―学年目标―单元目标―单课(课时)目标。单元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为学生设置的最近发展区,而课时目标是在该区域内搭建的脚手架。课与课之间相互连接、互为支撑,为学生逐步认识、掌握学科内容架起逐级上升的“阶梯”。 同时,目标设计时要摒弃过去习惯以词、句为基础带动语篇、语境的学习,而是倡导有效的以语段、语境为基础带动词、句的学习。目标设计应以教材内容为语量基础,以文本内容为语境基础,以主题内容为语用基础。目标设计的语言表述应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检测的行为形式表述。探索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教学过程连续性和教学环境的有效性的原则及策略的研究。明确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语用能力变化。

1)关注单元中各课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前提

2)关注各单元内容设计的连贯性——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根本

3)关注各教学情景的递进性——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关键

4)关注各文本内容的整合性——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本源

3、基于单元整体框架,开展课例研讨。在梳理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研讨分析,根据学情、教情以及教材,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文本再构,来凸显文本主题、文本内容、文本情感,重视教材目标的整体性,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把握教材的主题与话题关系。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来创编挖掘语篇内容,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最终提高学生语用能力,更能提高教师驾驽教材、处理教材——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能力。边研究边梳理形成课例集。

总之,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能否进行有效的交流不仅取决于他们的语法能力,更取决于其语用能力,即非母语者在不同情景中正确、得体地使用该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但是教师往往忽视了语用能力的培养,甚至认为语用能力是枯燥无用的理论。无数的研究表明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并非完全成正比,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提高了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就会相应的具备。“课堂上的交际活动给学习者提供了有益的语言实践机会,但是这种活动并不能产生学习者学习语用学知识所需要的社会语言性质的语言输入”(G. Kasper & R. Schmidt 1996:160),因此本课题《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应用性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策略》研究确实值得我们教师进一步深入探索,因为从目前看此课题研究是有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朱昱迪.巧用“翻转课堂”拓展英语阅读教学——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探索与实践[J].考试与评价.2017.10).64

[2]郭靖.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J].英语教师,2015,13

[3]杜丽梅.生本理念下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7:245.

[4]沈国峰.例谈K-W-L阅读教学法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3,7:24-28.

5]谢瑜婷.小学阅读教学问题与策略[J].考试评价2016,(11):82

6]教育部.小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郭琳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福建教育,2006(11)54-55.

[8]施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习策略的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06(12).

版权所有 上海市奉贤区肖塘小学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342 号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奉浦街道吴塘路880号   电话:57433867   师德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