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训练点、提高学生感悟能力
发布日期:2017-10-27 14:29:42 作者:肖塘小学

落实训练点、提高学生感悟能力

肖塘小学  钱彩霞

通过教学《“这条小鱼在乎”》这一课,让我更加明确了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点,朗读训练点。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抓好语言文字训练点。

本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孩子,这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儿,你怎么救得过来呢?”我先让学生来读男人这句话,然后我问他你为什么能读的这样好。学生说:“我感受到了男人对男孩儿的关心,我就读出这种关心来。”接着让学生说这句话的意思。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我说在一个问句中有答案在里边这个句子叫什么句?有个学生说是设问句。这时有一个同学说,这不是设问句,设问句是有问有答。这个句子是反问句。接着找一名学生把反问句变成陈述句,大家再比较那句话用得好。学生肯定反问句更能体现男人对男孩儿的关心。并在课堂上用这样方法让学生读,这样学生更能体会男人关心的语气,在训练学生过程中让学生把握了文中人物的情感。

二、抓好朗读训练点。

这篇课文男人与男孩儿进行了两次对话,是很好的朗读训练点。教学这部分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文,找到男人和男孩进行了几次对话,也就是初步感受对话。在学生明确两次对话时,出示第一次对话。先让学生自由练读,同桌间练读。指名读第一次对话,借机问你为什么能读的这样好?学生说:“我通过男人的话,我读出了男人对男孩的关心。小男孩儿的话看出小男孩很坚定执着。我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文。”我说那我们就带着这样的感受去读文,指导读第一次对话。接着出示第二次对话,有了第一次对话的基础上,男女生对读,然后让学生谈一谈你是如何读好第二次对话。第一名女同学在读小男孩话的时候读得过快,我说大家同意她这样读吗?学生们说不应该读的这样快,小男孩儿是边挽救小鱼边说话,所以语速要慢些。我说那你就带着动作来试读一下,效果比较好。接着同学们也带着动作来练读,学生兴趣盎然。达到良好的效果,学生明白了读文可以带着自己的感受能读好,还可以做动作,想象当时的情景来读文,都是一种好方法。这样潜移默化地教给他们朗读的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本节课不足之处是在教学小男孩救助小鱼的过程时,学生只单单理解到了如何救小鱼,闭上眼感受小男孩儿救小鱼的过程。然后再带着自己的感受读文。如果在教学这部分时,可以让一名学生到前面演一演,学生边体会边找出小男孩儿救助小鱼的动词,效果会更好。

以上是我教学这一课的体会,深深感到,教学语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去体会感悟情感比空口说白话更重要。

版权所有 上海市奉贤区肖塘小学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342 号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奉浦街道吴塘路880号   电话:57433867   师德举报